書名: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9個社會企業熱血,追夢實戰故事
一、內容大要
這本由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策劃的書,透過專業與感性兼具的角度,詳細介紹了9個成功社會企業的案例。這九間企業分別是:喜願共和國、勝利潛能發展中心、日月老茶廠、上下游新聞市集、芳榮米廠、生態綠、光原社會企業、四方報、大誌雜誌。
所謂社會企業,係指融合社會價值與經營技能的自主性組織。簡單說就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出發點,並以此創造獲利的企業。
可能有許多人會將"社會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CSR)"搞混,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營利之餘,也應該花心思回饋社會,雖然立意良善,但現實比重上仍是"營利>社會價值";而社會企業則是如上所說,一間企業創辦出來的目的在於解決社會問題,營利則是能養活自己,並從中將社會價值從商業模式中傳遞出去,比重上是"社會價值>營利"。
就像是把非營利組織變成能夠賺錢的企業,這樣的任務聽來非常困難,實際上其實也並不簡單,但台灣有許多人陸續做到了,它們各自去解決不同面相的社會問題,而且成功創造出獨特的商業模式從中獲利。它們是誰?怎麼做到的?以下簡單為各位介紹。
1.喜願共和國:創辦人施明煌切入"弱勢就業"與"糧食自主"兩大社會議題,與一群身心受限者共創自己的事業"喜願麵包",並推回源頭發展在地"喜願小麥",他將本身的工業工程專長,運用在工作流程改造,讓身心受限者展現了主體生命力。
2.勝利潛能發展中心:創辦人張英樹切入"弱勢就業中,未被服務的重度身障者"面向,開創各類新職種,挑戰主流刻板印象,搭建身心受限者的全新就業舞台。他除了運用本身的資訊專業,也號召各方專業工作者一起建立差異化的庇護工場。
3.日月老茶廠:莊惠宜有感於文化資產的凋零、紅茶產業的沒落、以及土地被農藥荼毒的情況,促使她推動日月老茶廠的重生,將它打造為台灣第一個有機驗證的阿薩姆茶園,連結與當地小農的關係,推出一系列有機茶產品、蔬食自助餐、和園區的生態導覽活動。
4.上下游新聞市集:曾擔任台灣日報家庭婦女版主編的馮小非,經過"小地方社區新聞網"、"莫拉克新聞網"、"溪底遙"的歷練後,創辦了"上下游新聞市集",打造產地到餐桌的食趣與食育,希望喚起消費者對飲食的安全意識,並透過行動一同為友善環境出一份力。除了廣邀專業人才寫出許多充滿土地智慧的文章之外、也開辦農人寫作坊、並透過農產品開發創造出獲利。
5.芳榮米廠:位於台南後壁的芳榮米廠,對於農業與農民處境變化感同身受,促使他們重新定位自己,進行產業整合再造。將農糧的生產導向扭轉為市場導向,推廣田間教育、種作技術、資材採購、產銷履歷等管理,讓農民每公頃收益比過往增加兩成,除此之外也進行環境綠美化、舉辦稼莊文化節、農情體驗等活動,打開農村觀光商機。
6.生態綠:創辦人徐文彥、余宛如檢視農業問題,促使他們引入公平貿易架構創辦"生態綠",運用過去在立法院擔任辦公室主任和商業行銷的歷練,在台灣打造創新的公平貿易市場,並藉由加入國際認證組織讓商品來源透明化,進一步推廣倫理消費的觀念讓消費者認識。
7.光原社會企業:這是第一家以社會企業登記命名的企業,這個位於鄒族部落的企業有感於"貧窮與人口外流"、"生態危機的無力",創造出以"集體驗證、共同行銷"的方式建立全台第一個有機驗證原住民地區,打造出共有品牌以發揮通路洽談優勢,解決部落小農的銷售困境,也吸引年輕人能夠留下來工作,找回鄒族最重要的互助分享精神。
8.四方報:張正對異鄉人的孤寂感同身受,於是在台灣創辦一解移工思鄉情的報紙"四方報",以越南文為主(另有泰柬菲印尼共五種語言)的月刊型報紙,定位為"異鄉人的好朋友",為他們打造發言與閱讀的平台,並開闢廣告收益盡量讓最需要的讀者低價負擔。
9.大誌雜誌:創辦人李取中因緣際會下發現英國TheBigIssue街報的運作模式,燃起是否也能夠在台灣建立這樣一套模式,來協助街友自立的念頭,藉著自身長期累積的網路專業和人脈,創造屬於Y世代的內容,提供世界觀的商業科技、藝文設計、環境永續訊息,並與台灣公部門和非營利組織合作,讓街友化身為雜誌販售員,以"批售關係"取代"聘僱關係"
以上只是非常簡略的介紹書中內容,其中的每一間都有許多故事等著讀者細細探究,可以的話還是要自己拿來讀過才能領略這些社會企業經營的箇中秘訣。
認真地覺得,經濟掛帥的消費社會走到今日,已經有非常多的副作用浮現在我們眼前,企業的發展也該是時候調整方向,創造獲利以外的價值,若能夠將眼光放遠,以社會企業的方式永續經營,賺錢同時也不斷解決社會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將專業能力發揮在真正有意義的地方,相信為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必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讀後心得
源自於英國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是一種肩負著社會使命,以商業方式解決社會問題,兼具經營能力與社會效益的企業,經營的精神就在於「做好事又能賺錢,賺了錢又去做好事」;而這樣的熱血企業,在台灣土地上也正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者深入觀察剖析本土案例,如何「看見別人看不到的事物,找到別人想不到的方法」,憑著過人的膽識、信念與決心,結合商業經營的思維與創新策略,嘗試解決問題,並貼近弱勢需求,扭轉所謂的「不可能」,呈現台灣小企業大影響的感動輪廓。
人的思維可以貪得無厭,也可以無私無我。在這本書中,闡述了諸多無私無我細靈的胸懷,合力揮灑建構起我國美麗且另人感動的風景,為弱勢人們的生存及保護環境永續而努力不懈,讓隱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這份愛心及利他性都能受到啟發與擴展,而相信更多人的付出,我國就更能紮實的往良善的方向前進。
在過往的歷史中,福利多元主義的啟航下,會希望能夠藉助引進企業的經營來發展地方、幫助弱勢,也就是福利商業化,利用私人企業滿足民眾的需求。然而長期下來,企業用去了相當多的社會資源,整體社會卻變成實質薪資倒退、財富分配M型化、吉尼系數上升,逐漸變遷回工業革命的後期狀況,多數人都只是像螞蟻工一樣,日復一日的投入工作、卻收入微薄,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現在加劇。而企業發展之後,也只會在對它自己最有利的情況下,找尋下一個可以創造更多利潤的地方,如果是少數、偏鄉、弱勢、對環境有利、對健康有益的東西,需要提高成本的,基本上就吸引不了它的目光,這也是和社會企業大相庭徑之處。然而,只顧追求高利潤的企業,它不會是真正的「幸福美滿」,也不是真正的擁有大財富,因為它只關心到自己的幸福,只是單調的以財富為衡量幸福的指標,而忘了企業的存在本來該負擔的社會責任,亦非長期經營所能秉持之原則。
幸運的是,我國社會福利的發展,已經點出大部分企業的諸多迷思,轉而願意將財富及資源進一步轉化為關懷與分享,希望能憑著自己的能力與專業知識,從資源相對弱勢的兒童、地區等開始投入具體行動,試圖讓這些弱勢的人也能夠自立與成長,就如社會福利所倡導的原則,兒童保護為主、少年輔導為要、老人安養為先、身障自立為本。我國現在的這些社會企業、這些團體,他們並不特別顯赫、亦不是非營利組織,只是他們願意將賺得的利潤,再投入社會更多需要的角落,讓幸福擴大,它叫做「社會企業」,簡單的意思就是:「做好事又能賺錢,賺了錢又去做好事」的企業。
這本書係由「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策劃,秘書長胡哲生教授(輔仁大學企管系教授)等人撰稿執筆,該學會在2008年成立,有鑑於臺灣M型社會明顯,在社會的角落裡,弱勢族群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政府官員跟傳統企業,卻沒有力量或不願意認真的來解決問題。所以,該學會央請李家同教授出任理事長,同時也邀集不同領域的專家,或企業工作者,成立學會團隊,積極的面對臺灣的弱勢需求,並將企業經營獲利與生態農業、弱勢照顧、偏遠社區發展、環境復育等問題結合,期望能帶動「社會企業」的風氣,培育專案經理人,為台灣居民創造更多的、更實在的幸福。
他們找出臺灣裡由民間力量創辦的社會企業,共有:1.喜願共合國、2.勝利潛能發展中心、3.芳榮米廠、4.日月老茶廠、5.上下游新聞市集、6.生態綠、7.光原社會企業、8.四方報、9.大誌等事業體,就它們的理念精神、成長故事、及經營的智慧等,逐一介紹。以下就喜願共合國做精簡介紹:
喜願共合國─簡單麵包,創造不簡單的土地風景
「喜願共合國」是由「喜願麵包坊」、「喜願小麥」、「大豆特攻隊」及「雜糧聚樂部」等,逐一結合而成。
首先「喜願麵包坊」於88年4月1日愚人節創立,創辦人施明煌先生,專長工業工程,原本在彰化生產低壓自動控制燈具的機電公司擔任副總。因為公司內長年推行生命教育,所以,願意把工作機會外包給當時「喜樂保育院」院生做零件包裝,讓院生賺取微薄收入。而當公司面臨外銷成本壓力時,為了節省人工包裝成本,卻直接衝擊了喜樂院生的工作機會。殘酷的現實,加上保育院創辦人瑪喜樂修女真誠懇切的眼神向施先生詢問:「這群孩子長大可以做些什麼?」,激發出施明煌先生的承諾:「不然,我們來做麵包吧!」就此踏入麵包世界。在創業之初,它們堅持三不原則:不接受捐款、不募款、不申請補助,因為他只想透過自主營運,與身心受限的夥伴,共建屬於自己的事業。
除了善良的願望之外,他還有著不一樣的生產、管理、行銷等方式,從「喜願麵包工坊」出發,把善願一點一滴的促成。
在「生產」上,他從不嫌棄身心受限者的不足,反而能仔細覺察,知道他們對愈單純的工作,愈能發揮工作能力,而其堅強的韌性甚至可以超越一般人。所以,他將生產流程拆解細分,再瞭解每位師傅的特質,並把他放到適當的生產位置,讓一位師傅只做一件事,也就是專業化的生產線經營方式,雖然程序繁多,長期下來,因為單純,反而變得相當有效率。每個身心障礙者,也都能有自己的舞台。
在「管理」上,他建置一套日常作業系統,及不同的職能設計輔具,讓麵包工坊裡,不需要職輔員、技輔員,就可以共同協力完成作業。例如進貨、銷貨、烘焙、衛生等流程,一切看板化、識別化,同仁逐漸發展出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老板放下「權威督促」。而這樣的作業生產流程,讓喜願於97年間可以順利在雲林莿桐鄉另外成立了第2個據點,也更連結成為即時、開放、分享的「行動化生產履歷系統」,消費者得以隨時掌握訂單排程,所有的勞動價值都被看見,麵包工坊的「企業格局」完全展現。
在「行銷」上,麵包坊的Logo是出自喜願師傅之手,「喜願」2字手寫體,充滿生命力,而且完全明白的透露是雇用身心受限者的訊息,日後居住在附近的夥伴們也自然陸續出現了。另外,做的麵包3天就發霉了,藉著醫生、教授們的口耳相傳,知道這是完全不添加化學物品的「好」麵包,自然帶出銷售量。接著,施先生他深深知道「有時候抱怨別人不幫忙,後來才發現是我們沒有把手伸出去!」的道理,所以,他不時舉辦活動與鄉親熱絡互動,以1個10元的麵包來回饋鄉里,里仁為美,而社區也因此產生了很大的互信與支持。
在以上一連串的理念與創新力量之後,「喜願麵包」漸漸在鄉里間傳出美味與感動,當然銷售量及收入都已增加,101年起轉虧為盈。
102年起,大豆在臺灣也面臨一樣的困境,價格隨著期貨而波動,受制於人,而且進口的黃豆又都是次級品(基因改造),所以再繼續成立「大豆特攻隊」及「雜糧聚樂部」,繼續為推廣農業活化而努力。他發了一個願力:「只要農友『種』什麼,我們就『做』什麼;農友『種』得出來,我們就『賣』得出去」,所以契做的作物,由「喜願共和國」、「聯華麵粉」、「里仁有機」、「主婦聯盟」等共同串起產銷的橋樑。
五年多以來,他沒有與農友簽訂任何紙本契約,「互助」與「信任」是他堅定的信念,也是他的特色,從原本對身心受限者的照顧出發,到大膽串連弱勢小農,以行動建立農糧自主,再到建立「社區協力營生群組」,推廣「在地農糧、在地加工、在地消費」,這輛「喜願火車」及「聯結車」,用行動做出愛,形成一種強而有力的社會運動,一場靜默的、不流血的農業革命,一種紮實有用,讓臺灣進步的力量完全展現。
除了以上喜願共合國社會企業,其他還有8個社會企業也都各自以愛心為出發,運用創意、專業來開發弱勢族群自己的潛能,讓他們在投入市場濟經中的產銷流程中不致被層層撥削,將原本需要社會捐助的對象轉化為生產力的來源,讓弱勢族群提升生活的尊嚴,這些令人敬佩的心念與志業,令人感動也相當值得學習效法!他們在在都是真真實實的「臺灣之光」!。而這也提醒了我們,不要只是在意自己擁有哪些學歷職銜、或只是在意支撐自己富裕生活的收入及就業產出,應該時時記得檢視自己的優勢及專長,用心去看出社會問題所在,用來投入解決問題。期待自己及更多的人可以運用所學,用來幫助臺灣這塊土地,讓臺灣更加美好!這就是讀這本書最重大的收穫!
留言列表